心理咨询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技术和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困惑的过程。
部分人不愿意去做心理咨询,是因为不了解心理咨询,并对其有部分误解。所以不妨解除这些误会,让更多的人愿意去做心理咨询。以下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我们可以一起看看。
误认为做心理咨询意味着要特别痛苦,总是自认为自己心理没有严重到要去心理咨询。
其实就像都有过患"感冒"的经历一样,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曾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很多人都有过愤怒、郁闷、焦虑、恐惧、失眠、难以适应新环境等体验,但仅靠自己的意志力同心理问题抗争,结果往往越克服越厉害,越抗争越严重,还会引发躯体疾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其实就算非常健康毫无心理问题的人士,也可以接受"心理发展"等方面的咨询辅导,比如,职业生涯规划、亲子关系培养儿童智力、情商培养等,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挥个人的潜能。
误认为如果接受心理咨询就代表自己不是正常的人。
要知道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心理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相反,却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生活目标,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认识和开拓自身,不断突破自我的种种局限,全面而充分地发展。
误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聊聊天,不算治疗。
心理咨询不是人们所想的简单聊聊天,发泄一下,开导一番,寻求一点安慰。诚然,心理咨询也有宣泄、开导、安慰的作用,但是上面这种观点否定了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心理咨询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有专门的交谈答问的技巧,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
咨询并不是人生必需,而是一个让自己变更好的选择。我们不要因为恐惧、害怕和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所以没有继续表达自己,把自己的需要深深压抑在内心,那些失望的、被强迫的、被拒绝的、憋闷的感觉,并没有消失,反倒越来越强烈,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让我们困在无力感中,不知所措。而心理咨询,就是一个让自己看见自己的过程。看见真实的自己,改变才有可能发生。我们都要敢于去面对自己,去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