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首页部门职能思想教育学生管理助学服务就业创业心理健康党建园地队伍建设
 
  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动态 
 
  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知识 > 正文
 
拒绝“摆烂”心理,拒绝低级快乐
2022年07月11日 15:58    20cly  浏览:

“哎呀,怎么期末有这么多内容需要复习?反正时间也不够了,算了,不复习了。”

“房价又涨了?看来再怎么认真工作也买不起房了,那就这样吧。”

“既然不管我怎么努力都做不到像他们那样,那我还不如摆烂。”

“摆烂”一词,原用于形容NBA篮球联赛中,为了获得更好的选秀权,而故意输球的行为。现在多指人们因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破罐破摔的行为。

适度摆烂,可以避免身心疲惫进而提高效率;过度摆烂,会让自己丧失对努力的积极性;持续摆烂,会让自己对很多事情都失去兴趣;长期摆烂,则会使人深感迷茫,渐渐变得颓废,失去斗志,成日被消极的情绪包围。

“摆烂”可以令人放松,获得短暂的快感(低级快乐),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的行为,体现出了人们不敢去面对困难与挑战,不愿去承担事情结果的心理,它有“不作为”的含义,带有一定的消极性。

这里为大家提供三个克服“摆烂”心理的方法:

1.认识并反思自己

首先要认识到这种心理并反思自己是否存在这种心理。意识到问题后,每当遇到类似的情况时,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自我设限,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不要过分在意结果,尽管去做就好。

2.降低自己的期待,减轻压力

我们应适当立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够争取实现的目标,适当降低期待,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以此来避免出现摆烂心理。

3. 养成自律的习惯

不摆烂的本质是自律,是在现实环境遇到一个个扰人心绪的想法时,能够让自己不受这些想法的牵制,并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知道自己目前应该去做些什么,能够去做些什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我们要养成自律的习惯,在面对各种困难和诱惑时,不轻言放弃,保持初心,不懈努力。

人生道路上会出现许多坎坷和无可奈何,但“摆烂”绝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生病”的时候应该去找“药”而非“糖”,遇到困难时与其苟且妥协不如站起来跑。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学校主页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文化与法律学院(海…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教育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体育学院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 电子与机械工程学院 | 材料与包装工程学院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海洋学院

地址:福建省福清市龙江街道校园新村1号;电话:0591—85258505 ;邮编:350300

(C)版权所有: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