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首页部门职能思想教育学生管理助学服务就业创业心理健康党建园地
 
  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动态 
 
  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知识 > 正文
 
生而内向,做自己就好
2022年04月06日 19:19    21lxl  浏览:

“你好冷漠啊。”

“你怎么不爱说话?不要这么害羞嘛。”

“你这人,哪儿都好,就是不太合群。”

作为一个内向的人,可能总会听到以上这些话。

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内向的人,他们经常会被认为是性格有缺陷。但其实我们不能这么片面、带有刻板印象地去看待这一群体,对于内向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一个人能更多地从独处中获得能量,我们就说他是一个偏内向的人。

这里简单地对内向者进行一个分类。

  1. 社交型内向者

    倾向于与小群体社交,比起朋友数量,更追求朋友的质量,希望有少而亲近的密友。

  2. 思考型内向者

    通常不习惯与他人分享对于事件的看法(喜好或厌恶),更偏向于内省、沉思、自我反思。

  3. 焦虑型内向者

    常常在社交场合中感到难堪、不自信以及痛苦而清晰的自我意识,总是执着于担心自己是不是冷场王、会不会毁掉整个谈话、别人会怎样看自己。

  4. 克制型内向者

    这倾向于在说话或行动前先思考,做事方式缓而稳,打腹稿是日常,拒绝冲动。

    从以上四类内向者的行为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内向不是一个人的缺陷,而是一个人的天赋,他们往往具备更强的延迟满足能力,有安静生长的力量;他们会更加了解自己,内心世界也更加丰富;在环境不佳、成本压缩的时候,他们一个人也可以变成一支队伍;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他们懂得停下来品味生活,能够专注地做事,多关注自己的内心。

    对于内向的人,我们也有话说:

    可以时常保持沉默,但不乏洞悉事物的能力和体察他人的同理心;可以安静地享受孤独,但也能与为数不多的好友在某个静谧的午后愉快地玩闹;可以不在人群中那么耀眼,但能够坚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朝着心中的梦想好好努力,在自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我们要始终相信,内向不是什么缺陷,而是上天赐予你们的礼物,它不承载任何评判标准。不用太在意自己被贴上的“内向”、“不合群”等标签,外界的声音只是参考,不需要总按照他人的想法去做事,也没必要为迎合别人而强行改变自己。从容地接受内向的性格,安心做你自己就好。

    最后,想将贾平凹在《自在独行》里写的一句话分享给所有内向的人:内向而不呆滞,寂静而有力量。平波水面,狂澜暗藏。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学校主页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文化与法律学院(海…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教育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体育学院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 电子与机械工程学院 | 材料与包装工程学院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海洋学院

地址:福建省福清市龙江街道校园新村1号;电话:0591—85258505 ;邮编:350300

(C)版权所有: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